成道聖地三廟之馬巷元威殿正殿

元威殿至親廟嘉義玄靈聖殿提供

 

後排

玉旨敕封代天巡狩總制總巡王池府千歲

 

前排

石先鋒三公子二夫人黃元帥大夫人大公子周將軍

 

 

池府王爺的故事

 

      台灣單一姓氏王爺的奉祀廟宇,以奉祀池府王爺的數量最多,由主祀池府王爺而變成主祀五府千歲的廟宇數量也相當多,關於池府王爺的生平眾說紛紜,各宮廟間互有差異,成神的過程卻是相同,就是「為百姓捨生取義、吞瘟藥過往成神」。

 

    前清先民迎請池府王爺作為渡台守護神,目前各地大多說是迎請自泉洲府同安縣馬巷廳元威堂,該廟的記載,王爺本是文舉人,有感於當時社會重文輕武,毅然決定文武雙修,後來高中武進士,奉派前往漳州就任的途中,進士結識兩位新朋友,無意中得知他們是奉  玉皇上帝聖旨下凡到漳州府散布瘟疫病菌作為懲罰的行瘟使者。進士慈悲哀憫百姓即將面臨的天譴,當下決定捨身護民。在交界的馬巷小盈嶺過夜時,藉口好奇向兩使者借看瘟藥,趁著兩位使者不注意一口將瘟藥全部吞服。瘟藥毒性猛烈,王爺即時暴斃。兩位使者見狀只好帶著進士亡魂返回天庭向  玉皇上帝稟告。  玉皇上帝聽完後對進士捨身護民成仁取義的壯舉相當感動,授予「代天巡狩總巡王」一職,令他代替  玉皇上帝下凡察陰理陽、賞善罰惡,對於怠忽職務、墮落為惡的人、神、鬼得以「先斬後奏」。

 

    王爺受封之後首先來到漳州府小盈嶺一帶顯化,漳州人在得知王爺成神經過以後,有感於王爺對他們的恩情,紛紛建廟奉祀,許多人也不斷前來懺悔昔日的錯誤罪業,發誓改過向善。

 

    因為池府王爺成神之後的表現一直很傑出、屢建功績,  玉皇上帝再封為「代天巡狩總制總巡王」,成為所有領有「代天巡狩」之職的王爺、夫人媽的首席。

 

池府王爺的容顏

 

      王爺的造型特徵是:黑臉、粗眉、眼睛凸凸,這是為了紀念祂捨己為人的事蹟而如此裝塑,民間流傳的小法咒中稱讚王爺有著「手持鐵鞭天地動、腳踏七星步雷雲」的英姿。  池府王爺是文人也是武將,精通兵法謀略、中醫岐黃、天文地理、風水五術等,帳下更有三十六部司官、七十二員猛將,為了救護善良老百姓「上天堂、下地府」的事蹟在各地都有流傳,又往往協助各府代天巡狩出任務,巡遊四方,濟世度人,屢顯神蹟,因此就成為民間最被奉祀的王爺。

 

      莿仔腳池府王爺雖然也是用這麼威嚴的造型來雕塑王爺鎮殿的金身,但是很神奇的是誼子女只要不做虧心事,往往都會看到王爺在對自己慈祥地微笑唷!  

 

池府王爺的神蹟

 

一、七星池顯聖

 

      池府王爺聖駕蒞臨後,一開始沒有金身可以祭拜,不久一位從大陸來新竹經商的人,將他來台作生意的守護神神像寄祀在元亨宮,請入之後廟旁消防用的「七星池」每天早晚都發出燦爛的神光,經請示原來是池王爺安排祂的神像來到這裡,商人於是獻出神像永鎮地方。本宮池府王爺開基神像與其他移民奉請守護者尺寸頗有差異,該位商人為何奉請這樣與眾不同尺寸的神像來作為隨身守護,這只能以神意來解釋了!

 

二、三煞日登殿

 

      日據時代晚期推行「皇民化運動--寺廟神歸天」運動,強迫廢除台灣民間信仰。元亨宮因為列位尊神的神蹟,只被要求集中控管。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後,莿仔腳的人士趕緊整修被迫荒廢的廟宇,將當時寄祀北門竹安寺之水仙王宮的眾神金身請回,當時池王爺親自挑選登殿的日子與時辰,但是那個日子、時辰卻是擇日先生一致公認惡劣差勁的「三煞日」。安座大典那天烏雲密佈,時辰一到更是雷聲隆隆、風雨交加,卻在眾神登殿安座的那一瞬間馬上雲破天青、煦日和風,讓前來參與的信眾與看熱鬧的人都嘖嘖稱奇。

 

三、紅紋玉石爐

 

      清咸豐二年池府王爺竹塹城內的王爺弟子們呈獻了一座紅紋玉石爐叩獻王爺,據說當時莿仔腳這個地方多公家設施,佔地之廣大讓經濟發展受限制,致使有很多經濟狀況不富裕的農工家庭,甚至生病時無力負擔醫藥費,這些信眾有感於王爺行醫救助之恩,特地集資湊錢買了這個貴重的香爐叩獻王爺,王爺也很在意這充滿窮弟子心意的香爐。但是這件事情隨著時間逐漸被遺忘,光復初期由於這個地方的人還是大多不識字,沒有將古香爐特別收藏,致使曾經被人盜取,正當小偷與古董收藏家在討價還價時,池府王爺顯靈化作一位古裝書生上門追討,嚇得古董收藏家與小偷趕緊將香爐送回廟裡。

下一頁